•   亲爱的股友,愿你的股票市场之路如同长虹般绚烂,一路飙升,财源滚滚。在风云变幻中保持冷静和理性,把握机遇,实现财富增长的梦想。
  •   亲爱的股票朋友,愿你在新的一年里,股票如潮水般上涨,收益如春笋般茂盛。在市场的海洋中乘风破浪,把握每一个转瞬即逝的机会。祝你投资顺利,财源滚滚!

湖南股票配资:全国配资网-40倍杠杆锁价、场外期货“对赌” 黄金料商却在金价新高时悄悄消失了

摘要:   买方仅需20元,就能锁定1克黄金的价格,到期即便金价上涨,卖方也能按照原价交付。在深圳水贝黄金市场,这已经成为不少黄金商户,乃至公众买金...
代码 名称 当前价 涨跌幅 最高价 最低价 成交量(万)

  买方仅需20元,就能锁定1克黄金的价格 ,到期即便金价上涨,卖方也能按照原价交付 。在深圳水贝黄金市场,这已经成为不少黄金商户 ,乃至公众买金时,普遍流行的交易手法。

  然而,这种高杠杆的交易模式 ,正悄然积累巨大风险。水贝市场的多名商家 ,近期向第一财经爆料,一家名为深圳市粤宝鑫贵金属有限公司(下称“粤宝鑫 ”)的黄金“料商”,突然在深夜通知“法人失联” 、门店关闭 ,多名涉及的商户货款与黄金原料无法提取 。料商是指从上游供货方采购黄金原料,向下游小商户供货的黄金原料交易商。

  目前,事件进展、门店关闭原因尚待有关部门进一步调查。记者调查了解到 ,粤鑫宝突然跑路、闭店,可能与黄金交易“料商 ”的预定价交易模式有关 。

  所谓预定价交易,是水贝市场的部分下游黄金制造销售商 ,仅需向“料商”支付相当于黄金实际价格约2.4%~3%的定金,就能锁定金价 。理想状态下,金价上涨后 ,销售商可按锁定的价格补足尾款提货,或直接结算差价获利。与正常黄金期货交易高达10%以上的保证金相比,这一模式门槛更低。

  这种交易模式下 ,部分料商可能会借机进行变相做空或做多交易 ,从贸易商变为“庄家” 。以做空交易为例,客户以790元/克的价格锁价下定金,一些料商预计金价会下跌 ,不实时购入对应价格的黄金交货,而是放“空仓 ”,等交货时再购买更低价的黄金交付给客户。如价格按预期下跌 ,料商可以获得其中差价盈利。但如价格大幅走高,料商就将出现大额亏损 。

  水贝某黄金料商疑关店

  第一财经从多位知情人士处获取的聊天截图显示,9月13日凌晨1点 ,粤宝鑫一名王姓高管在内部群通知称,“因公司银行卡冻结且法人失联,无法正常运营 ” ,夜间4点,部分针对黄金客户的对接群解散。9月13日白天,粤宝鑫多名业务人员已难取得联系。

  在水贝从事黄金饰品批发生意的可英(化名) ,此前在粤宝鑫也有黄金存货 。她在9月13日下午发现 ,粤宝鑫门店已经停止营业。当天下午,她与多名粤宝鑫客户一起前往派出所报案。

  根据受访者提供的图片,该门店已贴上封条 。门上通知称 ,粤宝鑫暂停营业, 凡是与该公司有业务往来 、经济受损的人员,可到派出所登记。第一财经联系有关派出所 ,其工作人员称,案件目前已经转交至深圳市公安局罗湖分局方面。该局有关部门对记者称,此事处理进展、涉事规模等信息 ,将由专人回复 。截至发稿,记者暂未收到回复 。

(受访者供图)

  天眼查显示,粤宝鑫成立于2023年8月 ,主营珠宝首饰销售、批发 、回收 、加工业务。

  这一类商家也被水贝黄金从业者们称为“料商”。一名水贝黄金销售店铺店主告诉第一财经,料商,顾名思义就是做黄金原料交易的中间商 ,这种模式下 ,从上游供货方采购黄金原料,向下游小商户供货 。粤宝鑫差不多有十来个业务员,体量已经相对较大。

  他进一步解释称 ,料商疑似跑路,出现资金损失的通常也为上述两类商家。例如,现货交易中 ,上游供货方已向粤宝鑫发货,但货款尚未结算 。下游的商户已购黄金,但尚未提货。在锁价预定交易中 ,买方/回购方已经支付定金,但尚未交割。

  事实上,已有合作方受到影响 。据河南广播电视台报道 ,许昌胖东来天使城内的一金店委托粤宝鑫提纯,但最终却被卷走价值90万元的黄金,总重量超过一公斤。第一财经也收到数个水贝黄金回收商的消息称 ,目前涉及粤宝鑫的金料 ,暂时未收到结款。

  部分下游中小商户也已出现资金损失 。可英说,自己通过粤宝鑫小程序,订购了约28克黄金 ,由于料商联系不上,该笔黄金已无法提货,而且自己还有少量余钱存在账户中 ,现在也无法提取。

  目前,警方暂未披露粤宝鑫业务具体涉及金额。

  粤宝鑫停业后,社交媒体上甚至有传言称 ,水贝市场出现了料商跑路潮 。对此,深圳市黄金珠宝首饰行业协会澄清称,已关注到相关情况 ,网络传言存在夸大、不实情况 。经该协会实地走访,网传名单中的多家企业仍正常经营。针对个别出现问题的企业,公安部门已依法介入 ,涉及商户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权。

  数十倍杠杆的变相期货

  水贝金展珠宝广场一名从事黄金批发销售的店主介绍 ,除了现货现结交易,一些料商还根据上下游客户业务需要,提供“锁价”操作 。

  第一财经获得的一份粤宝鑫贵金属货料购销协议显示 ,粤宝鑫涉及货物销售、货物回购两方面业务,两个交易方向均可交付定金锁价。

  货物销售方面,粤宝鑫提供锁价延期提料服务。合同显示 ,乙方(即购买金料的客户)可支付定金锁定价格,延期提货 、延期结付货款 。定金的金额,为下单时锁定黄金价格计算货物总价的一定比例。

  一般而言 ,双方需在下单日起7日完成交易。如在延期提货期间货物价格下跌,定金在弥补货物差价后出现不足,乙方还需要补缴相应金额 。到期 ,乙方按照结算约定价格支付尾款、提货。

  而在回购环节,也有类似操作模式。粤宝鑫的上游供应商,同样可以下单锁定价格 ,进行延期交货 。乙方(即供应商)应在提出回购申请时 ,按照回购申请下单锁定价格计算的货物总价的一定比例,向粤宝鑫支付履约保证金。到约定期限,双方再进行交割。

(受访者供图)

  上述批发店主称 ,水贝市场,这类操较为常见,因为黄金价格容易实时波动 ,一些下游的黄金制造、零售商为了锁住工费毛利,就会跟上游定价,定价就会有定金交易 。

  而水贝市场的黄金料商中 ,进行预定价交易的较为普遍,而且多向上下游供应商开放,部分甚至对散客开放 ,该市场的黄金市场“杰XX ”就是如此 。

  记者9月15日登陆该平台开放的某款寄卖小程序发现,该店铺也可提供定价交易,且针对公开客户。具体做法是 ,购买1克黄金板料 ,仅需要支付20元定金,即可下单“锁价”1克,交付方式默认为“账户存金”。根据该平台提供的合同 ,双方约定在下单后7日交收货物,如客户未按时结算,则需要支付迟延履行金 。

  上述批发店主认为 ,这类操作有些类似于“期货 ”,因为双方提前约定了未来时间的交割价格。实际上,多年前 ,类似交易模式就被法院认定为期货交易。

  深圳罗湖法院2022年的一份判决书显示,原告 、被告虽然双方合同约定了黄金现货交易,但未约定交货时间、交货地点、货品形式 ,而是原告根据黄金期货实时变动价格,向被告预付少量定金购买黄金,后来随着黄金期货实时变动价格向被告卖出 ,具有无实物交易 、实行保证金制度、采取集中交易模式、利用价格涨跌获利等四个特征 ,与现货交易存在本质差异,实质上系黄金期货交易 。

  而在更早前,上海奉贤法院也将类似模式认定为黄金期货交易。人民法院案例库近期入库案例显示 ,2011年5月,被告人周某未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在上海市奉贤区以香港某投资公司在内地的代理公司名义 ,与施某玲 、陆某兵等人签订客户协议书。施某玲、陆某兵等人在该投资公司开户并陆续投入400余万元,通过该投资公司提供的MT4平台,采取集中标准化合约、保证金 、当日无负债结算等制度 ,进行黄金期货交易 。

  除了具有期货的特征,这种预定价交易的杠杆比例高得惊人。业内商家透露,一般来说 ,定金的比例在货物总价的2%~3%左右。如上述黄金市场“杰XX”,9月15日购买1克黄金板料的实时价格为837元,20元的定金 ,不到实时价的3% 。换算下来 ,杠杆比例高达30倍至50倍。

  不合常理的套利游戏

  高杠杆的锁价交易,隐藏着料商的套利游戏。

  根据业内商家介绍,按照正规操作 ,客户下单锁价后,为贸易商规避风险,会立刻在现货或者期货市场进行“对冲” ,即料商在现货市场卖出一笔未来才交付的黄金时,他会同步在期货市场买入一份同等数量的黄金合约 。如此一来,未来如果金价上涨 ,他即便现货上亏损,也能通过期货市场上的盈利抵消 。

  但部分料商选择了另一条路,借机变相做空或做多交易。

  以做空交易为例 ,一名水贝市场料商称,如客户以790元/克的价格锁价下定金,一些料商预计金价会下跌 ,此时就不会实时购入对应价格的黄金以备交货 ,或者进行对冲,而是放“空仓 ”,等交货时再购买更低价的黄金交付给客户。如金价按预期走低至750元/克 ,到了交付日,料商即可低价采购后,再高价卖给客户 ,从而每克获利40元 。

  然而,“做多”可能获利, 但预定价交易的料商 ,也要承担高风险。

  以上述做空交易为例,如金价不跌反涨,为了向客户交货 ,料商可能不得不高价采购原料,再按原价交付。此时,料商就会出现大额亏损 。由于店面已经暂停营业 ,粤宝鑫是否涉及做空交易 ,目前尚待有关部门进一步调查。

(预定价交易示意图)

  近期,黄金价格波动剧烈。9月14日,伦敦现货黄金价格报收3642.63美元/盎司 ,年内累计涨幅已近40%,8月20日以来更是快速上涨近10% 。国际金价持续走高也带动国内终端市场金价上扬,近一个月来 ,水贝黄金价格同步迅速拉升。8月22日 、9月12日,记者两次实地走访发现,水贝黄金市场实时金价已从782元/克涨至837元/克 ,每克上涨55元。

  在这种情况下,如有料商以782元的价位,在8同月20日左右进行“做空”操作 ,且未采取风险手段,目前每克可能已损失超过55元 。

  不仅如此,这种锁价交易的逻辑 ,也与事实情况相悖。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说 ,正规交易中,黄金商需要通过期货公司,购买上海黄金交易所的黄金期货合约。保证金多为合约价值的10%以上 (期货公司再加收

  2%—5%) 。这也意味着100克黄金(按照837元/克计算) ,需要缴纳的保证金为1万元左右 。而记者走访发现,水贝料商的黄金预定价交易,目前100克需要缴纳的定金仅为2000元。因此 ,很多黄金中小店家,会通过料商进行定价交易。

  “如果料商在交易所发起交易,按现在的比例 ,客户支付的定金根本不够,需要垫付更多的保证金,这显然不太符合商业逻辑 。 ”该人士说。

  9月3日 ,上海黄金交易所发布《关于调整部分合约保证金水平和涨跌停板的通知》,明确规定,自2025年9月5日收盘清算时起 ,Au(T+D)、mAu(T+D)、Au(T+N1) 、Au(T+N2)、NYAuTN06、NYAuTN12等合约的保证金水平从13%调整为14%。上述业内人士称 ,部分“料商”可能有意控制单量,并配合部分正规套期保值操作 。但也有料商会变相做空 、做多。由于其名义上为黄金销售,而非期货 ,如何做风险对冲,并不在监管控制范畴内。

  触非法经营、诈骗等多重潜在法律风险

  这种预定价交易,除了料商因操作失误而产生亏损 ,还存在哪些潜在风险?

  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岳屾山律师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主要有两类风险 。第一,收益与亏损放大化。该模式仅需支付实际价格的2.4%-3%作为定金(远低于黄金期货10%的保证金比例) ,高杠杆率。若金价短期剧烈波动,投资者暴富与暴亏的可能性并存:以1公斤黄金为例,金价上涨10元/克可获利10万元 ,但若下跌同等幅度则亏损10万元,相当于定金瞬间归零强制平仓风险 。第二,资金安全风险加剧。资金流向缺乏监管 ,无实物交割保障。料商通常通过私设小程序或微信群吸纳资金 ,且不使用自有账户收款,导致消费者预付款可能被挪用至高风险投资或直接卷款跑路 。多数交易以对冲差价为目的,不涉及实物黄金交付 。若料商无法履约 ,投资者维权困难。

  金州(深圳)律师事务所律师郭磊对记者表示,与现货交易一样,因交易资金大部分均与水贝相关 ,交易账户极易被公安机关冻结。一般情况下,提供交易流水、交易凭证即可解除冻结 。但若涉及案件影响面较大,或牵连上下游较多 ,则可能面临长期冻结 、甚至没收账户内所涉赃款的风险。

  站在法律角度,应该如何判定这种做法的性质?

  岳屾山对第一财经分析,商家以锁定黄金价格为名收取定金后 ,非法占有资金,可能构成合同诈骗罪。即无实际黄金储备或对冲能力,通过伪造交易记录、虚报库存诱导客户支付定金 。收取大量定金后关闭平台、更换实际控制人或转移资金 ,导致客户无法提货或退款。在金价波动不利时单方终止交易 ,拒绝返还定金或赔偿损失,且无实际履约意愿。此外,该模式可能认定为变相期货交易 ,涉嫌非法经营罪 。即以“锁定价格”为名,约定固定交易单位 、保证金比例及涨跌停规则,与黄金期货合约高度相似。通过平台撮合买卖双方 ,形成公开竞价或做市商机制,违反国务院《期货交易管理条例》对场外交易的禁止性规定。仅收取2.4%-3%定金(杠杆率33-40倍),远超现货交易常规比例 ,易引发重大风险 。

  郭磊认为,预订价卖料,最开始是为了解决水贝大量批发柜台 ,及全国各地珠宝商店有大量展品、存货,以应对黄金价格波动,对冲风险的一种工具。后逐渐演变为套利工具。从形式上 ,具备了黄金期货交易的一定特征;从性质上 ,刑事上可能涉嫌非法经营甚至诈骗,民事上可能被认定为合同无效 。

  在类似情形中,被法院认定为非法经营、合同无效的案例并不少见 。

  罗湖法院上述2022年判决就认定 ,周某的行为属于没有从事期货经纪业务的主体资格而从事期货经纪业务,以及不具备从事期货交易主体资格的客户从事期货交易,而实质从事期货交易 ,因而判决涉案交易行为 、合同无效。

  亦有部分案例中将此类“现货延期交易 ”归为非法经营。如上海奉贤法院上述判决,就认定周某犯非法经营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 ,并处罚金十五万元 。宣判后,周某以其所从事的是黄金“现货延期交易 ”,不属于黄金期货交易等为由提出上诉 ,但被上海一中院驳回。

  被认定为涉嫌开设赌场的案例也已出现。今年7月,深圳市世创鑫辰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预定价交易出现兑付困难 。根据部分投资者提供的材料,该公司已被深圳公安机关以涉嫌开设赌场立案。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你可能想看:
分享到: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

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