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爱的股友,愿你的股票市场之路如同长虹般绚烂,一路飙升,财源滚滚。在风云变幻中保持冷静和理性,把握机遇,实现财富增长的梦想。
  •   亲爱的股票朋友,愿你在新的一年里,股票如潮水般上涨,收益如春笋般茂盛。在市场的海洋中乘风破浪,把握每一个转瞬即逝的机会。祝你投资顺利,财源滚滚!

股票配资哪家好:西宁股票配资公司-光伏玻璃龙头集体减产30%!多家上市公司回应 专家预测8—9月价格反弹

摘要:   7月2日,光伏玻璃板块走强,Wind数据显示,指数整体上涨6.46%,东方日升(300118.SZ)、凯盛新能(600876.SH)、福...
代码 名称 当前价 涨跌幅 最高价 最低价 成交量(万)

  7月2日 ,光伏玻璃板块走强 ,Wind数据显示,指数整体上涨6.46%,东方日升(300118.SZ) 、凯盛新能(600876.SH) 、福莱特(601865.SH)、亚玛顿(002623.SZ)、金晶科技(600586.SH)多股集体涨停 ,旗滨集团(601636.SH) 、安彩高科(600207.SH)、拓日新能(002218.SZ)等个股纷纷跟涨,市场热度高涨。

  消息面上,有传闻称 ,为破除“内卷式”竞争,国内头部光伏玻璃企业计划自7月开始集体减产30%,部分玻璃企业堵口计划也开始增多 ,预计后续国内光伏玻璃供应量将快速下滑,供需失衡的状况将获得改善,预计7月国内玻璃产量将下降至45GW左右 。

  对此 ,SMM光伏产业分析师郑天鸿向《华夏时报》记者透露,实际减产行动从6月中旬便已启动 。至于减产能不能达到30%,目前仍属于规划范畴 ,有可能达到 ,也有可能达不到。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减产这个事情是真的。

  对于“堵口计划 ” ,郑天鸿进一步介绍,在国内光伏玻璃行业,产能和产线布局通常以窑炉为核心单元 ,一座窑炉后连接多条生产线,业内常见的为“一窑四线 ”,所谓堵口指的是比如一窑四线的产能 ,可能堵掉一个产线或者多个产线 。

  多家头部公司回应

  针对头部企业集体减产情况,以及企业是否加入名单,《华夏时报》记者采访了多家光伏玻璃上市公司 ,其中,福莱特证券部工作人员表示不清楚,目前 ,公司的名义产能19400吨/天 ,基本上窑炉一旦点火就会一直生产。

  对于公司现在是否冷修和减产,上述福莱特工作人员回复,也在持续跟进最近的新闻 ,暂时还没有收到具体的消息。

  记者在与拓日新能董秘办工作人员交流中获悉,公司不在集体减产的头部企业名单里,公司今年上半年没有冷修和减产 。

  安彩高科公司人员回复记者 ,不是很清楚,公司市场部同事也收到相关市场信息,但对于名单和减产的情况并未掌握 ,只是听说市场上有倡议减产。

  此外,据媒体报道,“亚玛顿董秘刘芹回应称 ,光伏玻璃行业减产的消息属实,产能加速出清,将有力促进行业后续可持续健康发展。”

  郑天鸿告诉记者 ,这一轮减产是从6月中下旬开始的 。今年上半年 ,基本没有太多的冷修和减产的窑炉。库存方面,他表示,2023年之后 ,常规的玻璃库存大概是在20天出头,但现在库存天数上升在34天左右,库存压力还是比较明显的。

  福莱特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 ,公司的库存受到供需关系的影响,确实有所增加,现在库存天数大概20多一点 。

  记者了解到 ,当前,光伏玻璃行业竞争很激烈,品牌效应比较强 ,对于头部的组件企业来讲,更偏向头部知名的光伏玻璃企业,所以 ,现在大厂的市场占比和品牌效应比小厂高很多。

  “在本轮企业减产30%过程中 ,最大的挑战是企业协同性的问题。”郑天鸿说 。他表示,当前,头部企业参与了相关会议 ,但部分二三线企业或尾部企业并未参会 。这引发市场担忧,头部企业减产力度较强,但尾部企业减产力度稍弱 ,仍有“内卷 ”竞争隐患。除此之外,库存积压较多的企业,为缓解库存压力 ,往往会加快减产节奏或加大减产力度;而库存水平较低、经营压力较小的企业,则可能选择不参与减产,或采取观望态度。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 ,成为本轮减产推进过程中的阻碍 。

  其实,去年下半年行业曾有过约30%的减产行动,当时同样面临类似的协同困境。据郑天鸿透露 ,去年 ,减产力度大概达到20%出头。他认为,现在减产更多的还是看企业的自律情况 。

  价格跌破成本线

  “今年上半年,光伏玻璃价格波动比较大 ,当前价格已经跌破成本线,头部企业的完全成本线也不例外。”郑天鸿说。

  光伏玻璃价格方面,隆众资讯数据显示 ,2025年上半年,2.0mm光伏玻璃价格均价为12.92元/平方米,对比2024年同比下滑24%;3.2mm光伏玻璃价格为21.06元/平方米 ,同比下滑18% 。

  另据硅业分会7月1日的最新数据披露,2.0mm光伏玻璃均价为11元/平方米;3.2mm光伏玻璃均价为19元/平方米,价格与上周相比 ,均下降了0.5元/平方米。

  郑天鸿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光伏玻璃价格呈现出‘先涨后跌’的走势 ,从年后2月份一路上涨到5月中旬左右 ,5月中旬之后,光伏玻璃价格又出现了下跌。”

  对于价格下跌的原因,郑天鸿分析认为 ,一方面是由于光伏组件的排产以及光伏终端的需求开始出现下降,在这个背景下,由于上半年前半段时间玻璃行情向好 ,导致玻璃的投产的节奏加快 。在需求减弱,供应增强的双重作用下,今年上半年尤其五六月份 ,国内出现了供需错配,成为玻璃价格下跌的主因。

  安彩高科公司人员表示,光伏玻璃价格一直处于下降态势 ,他认为,这跟行业需求和供给有关系,今年上半年一些新增的产能在释放 ,还有一些前期冷修的窑炉重新点火了 ,可能导致供给增加。

  郑天鸿分析表示,光伏玻璃的下游为组件环节,这次减产的目标在于推动价格修复 ,我们认为,减产实施后价格修复是必然的,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对于组件厂商而言 ,减产将直接导致生产成本上升,这是短期内下游面临的主要影响 。在上游层面,减产会引发需求疲软。以纯碱 、焦锑酸钠等主要原材料为例 ,预计在今年下半年,其市场需求将呈现走弱趋势,或将贯穿本轮减产周期 ,预计至少会对未来两个月以上的需求产生影响。

  何时修复?

  市场价格的持续走低,对光伏玻璃上市企业的业绩也产生了负面影响,一些企业陷入亏损困境 。

  2024年 ,福莱特归母净利润10.07亿元 ,同比减少63.52%;信义光能净利润为10.1亿元,同比下降73.8%。南玻A、金晶科技、旗滨集团 、拓日新能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83.89%、86.9%、78.15% 、53.32%。安彩高科、德力股份和凯盛新能、亚玛顿则纷纷陷入亏损,利润也大幅缩水 。今年一季度 ,不少企业利润继续走低。

  利润方面,福莱特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今年一季度整体还好 ,公司针对光伏玻璃价格持续下滑的角度,持续地在做降本增效,二季度的数据还没看到。

  郑天鸿告诉记者 ,本轮亏损时间点差不多是从这轮5月中下旬价格下跌开始的,大概不到一个月 。2.0mm单层镀膜价格低于11元的价格,实际上已经跌破成本线了。他预计 ,在减产背景下,光伏玻璃价格要回到一个合理区间,比如成本线以上 ,可能要等到8月底或9月份组件排产有所好转时 ,才会有一定的修复反弹。

  “价格恢复方面,主要看两点,一是夏季到来的时候 ,要关注纯碱的价格,如果纯碱夏季检修力度强,价格反弹力度比较大 ,可能8月,光伏玻璃价格就能回到成本线之上 。另外一点是看组件需求,现在国内组件的排产量大概在43吉瓦左右 ,这一波减产之后,7月份玻璃的供应量估计能到45吉瓦,8月份可能会到40吉瓦左右 ,如果组件需求有一定的恢复或者稳定,也会给光伏玻璃价格修复带来比较积极的影响。 ”郑天鸿说。

  实际上,光伏玻璃企业集体减产的举措 ,不仅是玻璃供应环节的困境 ,更是光伏产业所遇困境的缩影 。面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除了削减产能之外,庞大的产能还需要全球市场来消化 。

  记者了解到 ,我国光伏玻璃的产能占全球产能的90%左右,目前受到一部分政策影响,因为主要出口国还是印度 、美国和欧洲等地 ,相关政策对光伏玻璃出口形成遏制。

  出海方面,郑天鸿告诉记者,现在国内企业出海更偏向于东南亚市场 ,未来,国内光伏玻璃企业或将大量集中于东南亚,目前出海中东非量比较少 ,未来也是一条发展方向,增速可观。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

你可能想看:
分享到: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